【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案例篇】“分层分类分级”网格化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2020年11月20日 来源: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局深入推行药品基层网格化监管机制,以新城市场监管所为试点,着力构建“分层分类分级”的网格化监管框架。
一是逐级分层管理,纵向全员参与。新城所3个巡查中队结合福明街道16个社区的地理布局,将药品网格化监管体系设立为三层,分别是上级网格综合管理层、中间网格任务分派层和基础网格监管层。上级网格综合管理层由所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街道大网格;中间网格任务分派层由3个巡查中队长担任,负责片区中网格;基础网格监管层由8个所巡查干部、8个所协管员、16个社区网格员和1个局聘请的药品专管员组成的基础网格员担任,负责社区小网格,形成1个一级网格、3个二级网格和16个三级网格,通过三层上下联动,信息交换互通,搭建起递阶式的社会共治组织构架。
二是风险动态评价,网格分类管控。充分运用风险性综合评价方法,以药品经营单位GSP认证检查情况、监督检查情况、历年药品违法违规案件、不良行为记录、应急反应能力和安全事故风险作为重要参数,在此基础上对辖区16个社区网格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确定“较小风险(绿色)”“临界风险(橙色)”“较大风险(红色)”和“很大风险(紫色)”四类,并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执法人员将根据不同的风险网格,分类进行精细化监管。目前,福明街道2个社区网格为较小风险,12个社区网格为临界风险,2个社区网格为较大风险。
三是引入信用评级,推进精准执法。该所现共有干部16人,协管员14人,共划分3个巡查中队。辖区共有各类经济主体12,058户,其中企业8717户,个体工商户334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为了提升监管效能,该所配套引入信用分级管理理念,按照监管相对人的基本情况、GSP认证检查情况、监督检查情况和不良行为记录等情况,建立人员与管理职责、进货与验收、设施设备与保管养护、经营使用管理四个维度的19项考核指标,将经营使用单位分为A级(守信)、B级(基本守信)、C级(失信)、D级(严重失信)四类进行分类监管。

编辑:刘潇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