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警惕银行卡“四件套”贩卖套路

2021年06月11日 来源:北京商报

媒体近日调查发现,如今银行卡“四件套”价格水涨船高,抬升多倍,与之相与的收购银行卡“同台三包”黑产链条也已经十分“成熟”。卡贩将目光瞄向法律、金融知识缺乏的工厂员工、社会“小白”,将他们一步步引向违法边缘。

   银行卡“四件套”价格飙涨      


银行卡“四件套”就是持卡人银行卡、对应绑定的手机卡、身份证和U盾信息。据了解,在网络上,一些卡贩用收购“YHK”“YHK”买卖等暗语叫卖银行卡。
卡贩李明(化名)回忆称,“盾卡‘四件套’的价格两年前还是1000元,去年11月就开始涨价了,先涨到了2000元,后来涨到6000元。
像李明这样的银行卡买卖“生意人”还有许多,有多位卡贩打出“诚信交易、真诚出售各种四件套”的字眼进行银行卡售卖。
另一名卡贩张扬(化名)介绍称,“现在‘四件套’价格是4500元。同样有持卡人银行卡、对应绑定的手机卡、身份证和U盾信息。”而他的交易方式主要是出租,首次出租50天,后续有用卡需求可以再进行续费。
不止于此,此类银行卡售卖信息无孔不入,在QQ社交群、贴吧、网页浏览器中,卡贩们均活跃其中,他们用隐藏的词汇信息发布银行卡贩卖广告,吸引客户,在卡贩发出的视频中,许多银行卡、身份证、U盾等被打包成一个个包裹摊放在桌子上,供客户挑选。
银行卡贩卖已经逐渐形成了链条化、体系化的犯罪产业链,谈及此类黑产屡禁不止的原因,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表示,此类黑产不断滋生,一方面在于不法分子的资金“倒手”需求持续存在,甚至由于外部环境的收紧导致需求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黑产交易的渠道愈发隐蔽,难以通过传统方式监测与识别。

   “同台三包”产业链完善       


个人、团队化运作已经让贩卡“黑产”成熟。一名卡贩详细介绍了当下回收银行卡并进行贩卖的“同台三包”流程模式,即购买人、卡贩、出售银行卡的持卡人在一个地方聚集,为了避免大额交易资金冻结出现挂失,需要出售银行卡的持卡人进行共同会面。
同台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在大额交易过程中银行卡出现挂失,资金被冻结之后快速进行解冻操作。在卡贩收购产业链中,办几张卡就能入万元,赴异地“同台三包”还能免费包吃包住,这样的“挣快钱”方式乍一听很让人动心,殊不知这只是向持卡人编织的陷阱。一位卡贩毫不忌讳地介绍说:“用你的钱不搞诈骗,就是洗钱,老板们赌博的钱,你的卡也不用来过第一手钱,已经是第二手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批量收卡的价格也不菲,国有大行收购价格较高,收购一套持卡人可赚5000元,其他类型的银行卡收购价格较低。“你可以分别去多家银行办理,有U盾的可以,普通银行卡带网银的也可以,风控比较严的银行不要办理。操作流程上,按‘同台三包’,你本人来我这里,我全程包吃包住包路费,3天之后银行卡用完你带走,钱也用现金结账。不同台我不敢用你的卡,万一资金冻结我损失非常大。”这名卡贩说道。
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银行卡收购者李明也直言:“反正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银行卡会用来干什么,就算出事也根本找不到我们。”

    为诈骗赌博洗钱“做嫁衣”      


为什么会滋生银行黑产这一贩卖链条,购买成套的银行卡到底有何用途?在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看来,此类行为已经在行业持续了很多年,这类银行卡贩卖交易的主要用途是赌博洗钱,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账户将钱“洗白”,这也就造成了会产生很多分润的可能性,例如10%甚至20%高额的利润都是这些不法分子所能接受的。
近年来,银行卡和电话卡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重要根源。2020年10月,一场全国性的“断卡行动”拉开序幕,对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进行严厉打击整治,坚决斩断电话卡、银行卡的买卖链条。“某地大学生卖银行卡给诈骗分子用于犯罪,被判刑一年”“出售银行卡帮诈骗分子转移资金,涉嫌犯罪被批捕”等新闻也见诸报端。
广西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成天晓表示,银行卡、电话卡的管控是电信诈骗的“三寸”,不管电信诈骗团伙有什么招数,最终都要落实在钱上、银行卡上。成天晓说,“管住银行卡、电话卡,就是打在了电信诈骗分子的三寸上,腰眼上。
成天晓希望,相关环节要进一步加强风险把控,加强管理,“比如说,有些地方不法分子直接在人才市场支个桌子,充当办卡中介,组织民工及社会闲散人员集中去营业网点办卡。相关单位应当警惕类似现象。

编辑:刘潇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