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11时11分,满载办公用品的TIR运输车辆,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局的指导和郑州海关的监管下从河南郑州航空港区顺利启运。此次运输标志着我国中部地区到欧洲的TIR跨境公路货运模式正式开启,宣告着河南省跨境公路货物运输发展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春天,迈入了联通世界、服务全球的新阶段。
此次TIR跨境公路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卡车,将由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出境进入俄罗斯,最终到达首都莫斯科卸货,全程约9800公里,历时约8天抵达最终目的地。
TIR系统是建立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根据公约规定的TIR运输程序开展的跨境公路运输物流模式。中国于2016年7月5日正式加入《TIR公约》。
TIR运输提供的公路“门到门”服务,与空运、海运、铁路等运输模式相比对基础设施依赖较小,具有机动灵活、装卸方便等特点,尤其适合电子零部件等货品单价高、时效要求高的货运需求。据测算,与非TIR跨境公路货运相比,TIR运输最高可节省58%的运输时间和38%的运输成本。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局副局长程飞表示:“郑州航空港区至莫斯科直达跨境公路货运线路的开通,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使我区进一步形成连通境内外、辐射全中国的物流通道枢纽,为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我们还将拓展更多国际跨境公路线路,实现与更多国家的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更好、更快、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的交通运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