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
局长 秦新东
当前,我局紧紧围绕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及时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部署会,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夯实局属各级党组织优化营商环境政治责任,坚持把利企便民作为工作重点,构建并实施“五项优化”工作机制,即:优化精简审批服务、优化推行柔性执法、优化深入企业(项目)精准服务、优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优化开展作风建设,不断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
一、优化精简审批服务。一是进一步巩固“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工作成效。全面梳理我局承接的省级赋权和市级权责事项,对全部75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指南进行优化完善,网上办理深度评价标准由3星提升至4星,实现网上办事准确度100%。二是持续提升服务便利度。在坚持“容缺”受理、承诺制的同时,继续精简办事材料,减少审批层级,压缩办事时限,并加强与市大数据局和区政务中心对接,在全区率先推行电子证照,努力减少群众跑动次数。三是优化水、气、热、排水接入工程行政审批。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优化办理流程,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对于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因工程建设需要破路的,免收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四是推行重点项目“保姆式”服务机制。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在坚持项目审批能快则快、能简则简原则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开展一对一政策辅导、问题解决、24小时待命和模拟审批等保障服务,受企业一致好评。
二、优化推行柔性执法。准确把握推进柔性执法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一是组织执法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建立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让执法有“温度”,让服务有“力度”。二是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确保执法行为公平、公正、规范、有效,采取“引进来、走出去”和“缺什么、补什么、练什么”的实战化训练方式,定期开展专家讲座、业务技能大比拼、现场执法模拟等培训活动,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加强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非强制行政手段的运用。三是严格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三项制度,及时公开行政执法信息,探索创新包容审慎的执法方式,推行柔性执法,动态调整“不罚轻罚清单”。
三、优化深入企业(项目)精准服务。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为深化拓展助企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一是成立“万人助万企”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定点联系、分片包干”形式,分包对接服务企业,通过畅通举报渠道、座谈交流、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重点摸排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各类服务需求,建立企业服务需求信息库和诉求工作台账,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各类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全力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二是坚持差异化管理、高效能管控,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对排查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施工)的乱点乱象和矛盾纠纷,做到早防范、早发现、早处置,依法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三是突出“项目为王”导向,克服前期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压力和困难,在审批服务、要素保障、环境优化、问题协调等方面靠前发力、持续用力,确保项目早建成、早使用。
四、优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我们本着“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理念,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当中,推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充分发挥摄像头、传感器等前端感知设备作用,高效整合现有管理资源和力量,强化业务协同,努力建设“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初步构建成“一中心、一平台+N个子系统”的智慧城管应用体系,为更好的服务企业、方便群众提供更强的技术平台支撑。
五、优化开展作风建设。开展作风建设工作,持续解决纪律作风、工作作风、损害城管形象三方面的问题,大力纠正“庸懒散推”行为。一是加强队伍管理,改进工作作风,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二是将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贯彻全年工作始终,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三是牢固树立“抓好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不抓营商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营商环境就是不称职”的理念,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以监督治理工作为动力,以改进工作作风为抓手,凡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工作,在不违背党纪国法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坚决做到不讲条件、不找借口。
在后期工作中,我局继续将落实“一统十联”工作机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路径,以更完善的保障、更有效的措施,全方位提升政务审批环境、行政执法环境,助推我区高质量全面发展。具体来讲,一是不断提升站位格局。在全局范围内迅速掀起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再学习、再动员、再领会热潮,确保全员覆盖,不漏一人,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围绕营商环境,时时关注营商环境”的浓厚工作氛围。二是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在坚持“容缺”受理、承诺制的同时,继续精简办事材料,减少审批层级,压缩办事时限,提高即办件比率,持续推行电子证照和“掌上办”,努力减少群众跑动次数。积极构建 “服务无借口、办事零障碍”、“马上就办”的工作机制,推行一线工作、错时工作、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法,助推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发展。三是依托数字化指挥中心整合共享各部门和线上的数据,探索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努力让数据多跑路、市场主体和执法单位少跑腿。四是结合自身领域以及被检查主体实际,积极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取代现场执法检查,充分利用在线遥控、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通过线上检查和大数据分析,实现违法行为智能管控,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互联网+监管”的水平,强化执法效能。五是围绕航空港区项目为王、项目优先的实际,制定硬质基础清表工作实施流程和标准,完善联合踏勘、服务、解决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一体化推进硬质基础清表,形成联动合力,保障项目建设及时、快步推进;加大对各类违法建设的执法力度,严控总量、快清存量,为优化全区征迁环境,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六是加大重点建设项目和重要商家企业周边,已移交范围内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的管控力度,提高执法巡查频次,重点整治乱占道、乱设摊、乱堆放、乱张贴等行为,保障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时间“等得起”。下一步,我局将依托“一统十联”工作机制,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不断拉高工作标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作风为全区营商环境实现新的突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