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工作动态

【一统十联“一把手”谈营商⑱】优化营商环境 扎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来源:清风航空港 日期:2023-06-15 17:10

社会事业局_proc.jpg

社会事业局机关党总支书记、局长 王晓沛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一统十联”工作机制落实落细,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入脑入心,按照区“一统十联”领导小组要求,结合单位职责和工作实际,积极谋划,认真总结,现简单谈几点感受:

一、创新机制,高位推动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抓好营商环境事关全局、意义重大。“一统十联”工作机制是航空港区落实党和国家监督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为推动全区干部作风形象大改观、精神面貌大转变、素质能力大提升,着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和“中原特区”提供了坚强保障。

“铁肩担道义,倾情惠民生。”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基础,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我局作为优化营商环境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的牵头单位,任重而道远。为做好我区经济发展的“后勤官”,让我区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和稳稳的幸福感,我局按照实验区《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实施办法》要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实施方案》,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台账,细化社会保障领域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建立监督投诉机制,以民生需求为号令,以百姓评判为标准,持续在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发力,解决投资者、企业员工和区内居民后顾之忧,确保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扎实工作,积极推进

“但求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我们真正把困难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切实做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一是认真排查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困境儿童、空巢独居老人、农村留守老人、流浪乞讨人员、困难残疾人、长期基础病、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困难脆弱群体,全面掌握工作底数,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工作档案,做到“人员情况底数清、自理能力底数清、照料服务底数清、供养需求底数清”,预计6月完成全区摸排工作。二是资金发放及时。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筹措资金保障救助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截至目前,共发放2023年度城乡低保金、特困供养金、孤儿救助金、事实无人抚养孤儿、福彩圆梦救助金、五保户丧葬费共计2700余万元。三是在全区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大排查,建立工作台账,精准施策,每月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孤儿发放生活补助金10余万元。四是根据《郑州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今年以来共对126名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进行了康复救助。五是不断完善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通过健全完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严格审核审批程序,长期公示救助对象,落实救助对象定期符合制度,全面提高救助对象的精准度。将社会救助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系统直接发放到救助对象个人账户,杜绝出现虚报、冒领、截留救助资金的问题,确保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安全、准确、及时、足额。六是转发郑州市民政局关于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文件,办事处召开政策宣传会议、印制救助、救助宣传条幅,积极广泛地宣传各项救助政策,提升人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聚焦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施策,让我区人民群众无后顾之忧。一是按照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智慧养老平台,现正在完成平台软件调试,预计6月完成投用。二是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持续推进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滨河办事处和明港办事处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正组织施工建设,预计8月投入使用;郑港办事处等4个社区日间照料项目已完成项目预算核算,并送财政局评审中心评审,预计6月份完成公开招标,10月份完成基础施工建设。三是制定《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养老服务用地用房、税费减免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我区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用房政策;进行资源整合,为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无偿提供用房。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和公用事业收费优惠政策,减轻养老企业负担。开展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员岗位补贴标准,建立养老护理员入职奖励、职业激励等制度。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在办事流程上遇到的“堵点”,就是我们心中的“痛点”。为此,我们在精简流程上下苦工。在养老服务领域,依法主动公开通用政策、业务办理情况和行业管理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养老机构投资指南,明确养老机构备案流程,强化民政部门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坚持“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的原则,设立养老服务政策咨询岗位,建立营商服务机制,全流程为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举办养老机构和设施提供全程服务,协助解决养老企业运营中的各类难题和障碍。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为当好“金牌店小二”,让航空港实验区这棵“梧桐树”枝繁叶茂,我们不断加强菜篮子保障。一是持续开展打击假兽药专项治理行动。为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截至目前,共出动57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186家次。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针对全区农业企业和其他种养殖企业和个体,采取双随机抽查和飞行检查等方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农药兽药、不执行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等行为,全方位加强监管。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10余人次,立案查处郑州百草堂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案件10余起,对我区农资经营环境起到了净化作用,切实保障了我区菜篮子安全。

“兵为民之卫,民无兵不固。”我们始终扛牢政治责任,坚持统筹协调、服务保障,大力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一是优抚金发放。细化措施,优化流程,发放2023年上半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400余万元;严格执行抚恤标准,公开透明,截至目前,共为重点优抚对象、60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等7类优抚对象发放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约1100余万元。二是就业创业。以退役军人返乡报到为契机,开展退役军人驾驶技术、电商物流、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岗前适用性专业技能培训,并鼓励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教育,组织60余名退役军人及家属观摩参加空军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吸引了500余名退役军人、军属参与,现场共有312名退役军人填写了就业意向协议,61名退役军人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初步就业协议。三是医疗健康保障。为87人次发放第一季度优抚医疗救助金约35.46万元,积极对接区内重点医疗机构,制定优抚对象体检方案,目前正筹备3992名优抚对象与医院签订健康体检协议书,确保优抚对象老有所依,病有所医。四是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对因致残、疾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出现困难的退役军人,对帮扶援助对象相关情况进行评审、调查,并将结果进行公示,切实有效解决退役军人生产生活问题。2023年已累计为11人次帮扶援助物资、资金金额约3.2万元。

三、认真谋划,持续提升

作为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下一步,我将始终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全区社会保障领域中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认真谋划,亲自部署,切实持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攻坚战。

一是抓宣传,丰富载体造声势。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切实加强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标语、微信等平台,将“一统十联”工作最新精神和进展迅速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中,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一统十联”工作,形成人人关心、个个努力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作风,转变职能提效率。围绕产业发展,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功夫,切实简化办事程序,主动走访调研,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围绕民生事项,要变被动为主动,深入到群众家中、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所需所求,全面掌握困难人群底数,精准施策,努力营造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氛围。

三是抓整治,提升环境新形象。结合区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保障领域监督治理工作,设立举报热线,用好河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扎牢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篱笆,不断营造风清气正、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

四是抓服务,助推惠民新发展。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个主题,深化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把握,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在完成好任务清单的同时,主动作为,多谋富民之策、多办惠民之事。

总之,我们将全面认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一统十联”这项工作,打好营商环境建设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为全面实现航空港区二次腾飞振兴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