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工作动态

【“一统十联”进行时】健全保障体系 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

来源:清风航空港 日期:2023-07-06 17:5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力推进“一统十联”工作机制走深走实,郑州航空港社会事业局按照“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工作思路,不断保障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多措并举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强化兜底保障,筑牢基本民生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郑州航空港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原则,强化动态管理,做到精准保障,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逐渐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今年1-7月份新增符合纳入低保条件181人,因死亡、拆迁等退出低保137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补助财政预算资金3657.61万元,孤儿生活补助金31.713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金91.844万元,福彩圆梦助学金3.2万元,40%救济和百岁老人生活补助金18.975万元,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增强部门联动,精准社会救助

坚持制度引领,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郑州航空港把民生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持续强化多部门联动协作,建立乡村振兴、医保、卫健、残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能力建设,运用大数据赋能分析,定期对数据精准进行比对,对困难群众做到及时发现、主动纳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加强分类施治,聚力临时救助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郑州航空港根据不同困难情形,实施急难型临时救助和支出型临时救助。急难型临时救助的审核审批,采取直接受理、一事一议、先行救助等方式,提高救助时效性;支出型临时救助的审核审批,严格执行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审批程序,规范各个环节工作要求。今年年初,社会事业局将临时救助备用金根据服务对象人数拨付至乡镇办财政部门,上半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95户(414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8.612万元。

郑州航空港坚持把困难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切实做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