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洧川镇党工委书记李永瑞
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市场主体的生机活力。今年以来,郑州航空港首创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为全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洧川镇作为身处港区的边缘地带,在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脱颖而出?我们唯有比拼环境、比拼服务、比拼效率,通过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形成投资兴业洼地,优化营商环境是我镇突破重围的关键一招。
今年以来,按照港区党工委、管委会和纪工委的部署安排,洧川镇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严纪律、提效能、优服务、促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活动为总揽,紧密结合辖区实际,一手抓项目、兴产业,一手抓环境,促发展,踔厉奋发,着力打造最牢举措、最强保障、最优服务的营商环境。一是党建引领树理念,明确分工强责任。将党建工作融入营商环境建设之中,实施“党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力筑牢优化营商环境“主阵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重点内容,以党员带头学,带动群众参与学,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模范意识、责任意识和落实意识。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牵头,聚焦全镇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选派专人负责,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具体到事,层层传导压力,为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改进作风勇作为,优化服务促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镇村干部坚持定期深入辖区企业走访,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等形式,面对面听取意见、了解诉求,从细节着手,精准服务,排忧解难,为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强化宣传浓氛围,营商意识显著增强。为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牢记营商环境”的意识,我镇通过微信群、悬挂横幅、村级广播、非遗文化活动、“好媳妇和好婆婆”评选表彰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方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法规宣传,发放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不断提高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以抓优质服务、改善人居环境、树文明形象为重点,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巩固提升工作,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主要表现在:
锤炼作风,打造一流的干事环境
抓学习强素质。围绕港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新要求、新部署,进一步深入推进“三学三提升”活动,不断提升班子队伍、干部队伍、党员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切实增强知行合一、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内生动力。建机制促落实。制定出台《洧川镇干部量化考核奖惩办法》,建立健全日常工作考评体系,树牢干的导向,形成“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制定出台《洧川镇“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考核奖惩办法》,逐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不断掀起创建高潮;制定出台《洧川镇健全镇村组三级网格体系加强基层治理考核实施办法》,形成人人头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挑重担的工作局面。重调研解难题。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倾斜,对重点村、后进村加派力量,抽调精干人员入村帮扶,后备干部入村挂职锻炼,动员社会资源重点倾斜,确保基层矛盾及时处理、基层问题及时化解、基层需求及时办理,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围绕年度重点工作,采取股级干部竞争上岗、轮岗交流等措施,深入开展以支部定目标、干部定任务、党员定岗位为主要内容的“三定”创优活动,调整选配区委书记2名,区长1名,包村干部15名,村支书1名,村两委干部10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镇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提升了镇村干部“想干愿干积极干、能干会干善于干”的精气神。
创新方法,打造一流的服务环境
坚持营商环境好不好,由企业和群众说了算,重视企业口碑、群众口碑,不断创新服务方法,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出台了《洧川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成立了洧川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考核等工作,并建立了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二是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科级干部帮包制度,推行“一个企业(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目标、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企业直通车”和班子成员直接联系企业家制度,实现了自下而上“全链条”、部门联动“全方位”的无缝衔接。目前,已制定下发了《洧川镇重点企业责任分包一览表》《洧川镇重点项目责任分包一览表》,对15个重点企业、11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细化责任分工。班子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积极主动走访企业、上门服务,千方百计为投资创业者排忧解难,特别是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班子成员躬身入局,先后深入到各自分包企业走访调研、跟踪服务,努力营造了公平、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三是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镇纪委对全镇的营商环境开展企业、群众“评机关、评岗位”活动,评议结果在全镇进行通报备案,对连续两次排序靠后的职能部门负责人由镇党委政府建议调整调离,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营商环境大格局。四是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尉氏县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创建了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大厅,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推行“办理+代办”服务模式,凡属于镇一级办理事项,镇党群服务中心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第一时间予以办理;凡属于县级以上政府和主管部门审批代理的事项,镇党群服务中心统一受理,全程代办,真正实现了百姓办事不出村,一般事项当日结。为缩短群众办理时间,镇党群服务中心窗口部门为行动不便、外地务工和政策了解不清的群众建立微信群,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告知、解答群众所提出的问题,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
搭建平台,打造一流的创业环境
洧川镇作为静脉产业园的承接地,其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镇发展大局。只有栽下梧桐树,方能迎来金凤凰。一是抽调派出所、自然资源所、交警中队等镇直部门相关人员组建综合执法大队,对私搭乱建、河道违建、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同时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堵门阻路等影响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已打掉村霸恶势力团伙1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人,极大地营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二是投资600多万元,强力实施东入市口改造提升工程,解决了镇区多年积水问题,又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硬化;为缓解镇区的交通压力,又投资500多万元对鸿英路进行了拓宽改造,投资30万元对城隍庙进行了提升改造,进一步优化了镇区的商贸环境。三是强化监督问责,严格检查考核。明确由镇纪委牵头,严厉整治“慵懒散漫”和不担当问题,将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镇村干部年度考评,推动了监督检查常态化,对破坏营商环境、“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工作不在状态、服务态度差、中梗阻、刁难办事群众等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四是为确保静脉产业园道路、铸造产业园项目顺利建设,在征拆和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党员的带头作用,采取“5+2”“白+黑”的超常规工作方法,一方面动员农村干部党员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征拆工作,另一方面发挥农村干部党员群众基础好,说话有威信,做事有魄力的作用,深入农户家中“拔钉子”“啃骨头”,确保了静脉产业园里吉程金属、垃圾发电、铸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企业生产无障碍、零干扰。
下一步,洧川镇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为基准,立足“企业认可、群众满意”,在实干实绩中检验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最大限度提高企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让企业家和老百姓在洧川创业安心、办事顺心、经营放心、生活舒心,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示范样板,为助推港区“二次创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