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自“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实施以来,郑州航空港各部门按照人民至上、厚植基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促进发展的原则,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涌现出一批惠民利民典型案例,现通过“一统十联进行时”专栏,推动好经验、好做法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实现优化营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点一盏法援“心灯”
万家安康护民生,普法宣传润民声。近日,郑州航空港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多部门到张庄办事处前霍村安置回迁房建筑工地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援助行动,点燃“法律之灯”,汇聚爱心暖流,成为推动社会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以案释法,点亮普法之灯。活动现场,河南见地律师事务所林兴来律师用一个个鲜活的典型案例表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向农民工讲解常见案件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解决办法。针对农民工提出的拖欠工资、工伤赔偿、劳动合同纠纷等问题,进行耐心解答,提醒农民工要签订并保存好劳动合同等证据,引导农民工在任何时候都要依法办事,以理性、合法的形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端口前移,点亮援助之灯。讲解结束后,郑州航空港法律援助中心将法律援助审批工作端口前移,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当场帮助农民工提交法律援助申请相关材料,“零距离”为农民工筑起法律“保护墙”,得到了农民工的一致好评。
与法同行,点亮宣传之灯。活动最后,向在场的农民工发放宣传彩页、法律援助明白卡、普法抽纸、水杯、环保袋等800余份,有效地将法律知识带进工地,送到农民工身边,增强了农民工和用工单位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扩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知晓范围,为辖区的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这种走到身边的普法宣传才是最实在的,平时我们在工地干活,没时间学,也学不到这些知识,今天听了你们的讲解,真的收获很多,使我们真正学到了如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普法现场农民工李女士笑着说,脸上的笑容中透着满满的获得感。
法援工作不仅讲政策尺度,更要有人情温度,法援工作者是法律问题的解惑者,更是群众可以信赖、诉说衷肠的知心人。郑州航空港持续落实“一统十联”工作机制,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让这盏法援“心灯”,照亮到每一个有法律援助需要的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