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实施以来,郑州航空港各部门按照人民至上、厚植基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促进发展的原则,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涌现出一批惠民利民典型案例,现通过“一统十联进行时”专栏,推动好经验、好做法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实现优化营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普法工作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风清气正、公平公正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自“八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郑州航空港政法委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落实“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创新普法理念、打造普法品牌,切实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双促进双提高。 方略精细化 普法工作“落实落细” 郑州航空港制定精细化普法方略,开展分众式普法宣传,将普法蓝图一绘到底、将普法主线一抓到底、将普法工作一干到底。 坚持清单式明责。制定《航空港区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航空港区守法普法工作要点》等文件,明确32个主要宣传节点、细化50余项具体普法任务,进一步厘清职责,压实责任。坚持跟踪式督责。坚持“定点提醒、节点提示”机制,建立“一月一提醒”“一月一反馈”制度,在重要节日、法律实施日等普法节点,实行全链条监督、全过程跟踪、全方位提醒,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坚持闭环式履责。推行各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机制,充分发挥法治郑州考核平台作用,组织第三方评估普法成效,倒逼责任单位切实履行普法主体责任,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举措多元化 普法工作“有声有色” 郑州航空港下大力气夯实普法工作基层基础,创新方法举措,聚焦工作重点,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开展普法工作。 抓好“三个载体”。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建成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7个服务工作站、297个服务工作室,为普法、法治工作提供平台阵地保障;创新打造普法工作联络站,引入VR实景掌上普法,切实发挥联络站普法作用;全力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在全区打造50余处法治长廊和广场,建设南北两处法治文化公园,全力打造航空港区法治宣传新地标。用好“三个抓手”。推进“四级同创、三级示范”走深走实。其中郭村韩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滨河办事处、郑港办事处等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创建单位,辖区超一半办事处被评为“郑州市民主法治办事处”;搭建线上矩阵,在12家单位和企业微信公众号设立“普法微课堂”专栏,累计发布普法案例5000余例;发挥联动效应,成立“航空港区普法联盟”,整合全区政法干警、律师团队等资源,实施“融合式”普法。聚焦“三个重点”。突出重点内容,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突出重点行业,聚焦关键部门,压实行业责任,推进形成各部门各行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突出重点时间。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依托学校、社区等重点阵地,集中开展宣传教育200余场,进一步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群体精准化 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郑州航空港注重普法工作深度融合,扎实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不断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纵深发展。 抓好村(居)普法这个“关键基础”。累计组织17个乡镇(办)297个村(居)1679名法律明白人开展网上系统学习;选聘113名律师深入村(居),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为每个村组建普法志愿者队伍、搭建宣传阵地,夯实普法依法治理基层基础。盯牢青少年教育这个“关键阶段”。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并开设法治教育课程;组织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受教育人数达36256人次。抓实企业人员这个“关键群体”。研究制定服务企业法治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开展专题培训,在重点企业设立法律服务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43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510人次,讲授法治课300课时,录制普法视频30余条,受益人数达26万人次,切实增强企业人员法律意识。 郑州航空港将持续按照“一统十联”工作机制要求,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推动辖区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打造一流营商高地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