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工作动态

【“一统十联”进行时】守万家灯火 写平安答卷

来源:清风航空港 日期:2023-09-28 18:16
核心提示

自“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实施以来,郑州航空港各部门按照人民至上、厚植基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促进发展的原则,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涌现出一批惠民利民典型案例,现通过“一统十联进行时”专栏,推动好经验、好做法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实现优化营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一直都是郑州航空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目标,航空港区政法委以改革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进行空间重构、制度重建、系统重塑,厚植矛调化解根基,优化“三调联动”,探索构建“一三六五十”新时代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新模式。自新机制运行以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300余件,辖区法院同期诉讼案件受案数下降25.15%,形成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的良好局面。
      “阵地建设+队伍建设”  厚植矛调化解根基
       郑州航空港区政法委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一站式”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建设,优化队伍配置,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筑牢基层治理底板。实现中心全覆盖。根据人口分布等因素,选择辐射能力较强、交通相对便利、群众办事方便的场所,充分利用现有人员和设施,稳步推进1个区级、18个乡镇级、297个村级促进中心建设,实现辖区全覆盖;在超大企业建立平安建设服务中心,打造服务企业新标杆。实施功能全整合。依托平安建设促进中心,整合群众接待、法律服务、矛盾调处、综治网格、治安研判、指挥调度、雪亮工程、心理服务等功能,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政法服务。实行队伍全入驻。根据工作需要,整合职能部门、行业、群团、社会组织等平安建设参与单位,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常态化入驻三级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开展工作。
      “多方参与+群众协同”  创新矛调化解体系
       郑州航空港区政法委依托三级平安建设促进中心主阵地,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探索构建纵向“分级负责”贯通上下、横向“多元化解”衔接到边的立体化排查化解网络。开展“六位一体”多元调处。在乡镇(办事处)平安建设促进中心,民警、民调员、法官、律师、劳动监察、心理师等六方面人员共同参与开展工作,排查出矛盾纠纷932例,综合运用法律规范、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多种方式,化解矛盾纠纷815例,实现矛盾纠纷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深化“五人小组”网格覆盖。打造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驻村民警、民调员、村居法律顾问、平安志愿者(群众代表)共同组成的基层治理“五人小组”网格,实现基层网格全覆盖,目前“五人小组”累计排查出3120例矛盾纠纷,化解2833例,化解成功率达90.8%。实现“十户联排”信息灵敏。在“五人小组”网格架构下,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党员(群众代表)担任信息员,每人负责协调联系10个联防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目前,全区共计8910名基层信息员,今年共入户走访群众335470人次,排查出2692例矛盾纠纷,化解2554例,化解成功率达94.87%。
      “线下联席+线上联动”  提升矛调化解效能
       郑州航空港区政法委以实现矛盾纠纷闭环化解为目的,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线上线下平台融合,探索多元化解路径,既做到“面对面”,又善于“键对键”,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从源头上缓解“案多人少”的现实压力。线下联席,协同进驻。组织22家群众诉求相对集中的职能部门入驻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开展工作,充实中心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管理、“一窗式”办理、“一条龙”处理。区级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自成立以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180件,中心收到群众送来锦旗23面,中心工作获得群众高度认可。线上联动,闭环处置。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一站式”系统平台建设,推动系统联通、数据共享,完善矛盾纠纷排查上报、研判分析、分流处置等模块,集成各类解纷资源力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24小时在线服务,推动纠纷解决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多方参与,多元化解。针对社会矛盾纠纷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成立物业纠纷、婚姻家事纠纷等行业调解委员会;建立纵向到村(社区),横向到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多元化解合力,有效发挥社会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补充作用。  
       自“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实施以来,郑州航空港在惠民固本强基行动上持续发力,创造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力推动法治保障联动走出新道路,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