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工作动态

【一统十联·1352在行动㉓】港区“大财政”心系“国之大者”

来源:清风航空港 日期:2024-04-17 11:20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亦是稳定经济发展的“调节器”。为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风险控制,切实加强经济活动监督管理,郑州航空港出台《区管国有企业投资计划编制工作指引(试行)》,为国有企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看准目标,把好“方向盘”

  本着“科学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引导区管国有企业优化投资方向和投资领域,统筹平衡和安排各类资源,编制符合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规划的投资计划,符合转型升级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向公共服务、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战略性先导产业和已形成优势的产业领域布局国有资本。同时明确进度节点计划,做细目标任务分解,实现长远目标和年度目标的有效衔接,真正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为经营工作把好“方向盘”。

  做足准备,拉紧“流程线”

  以“量入为出、效益优先”为总体思路,要求区管国有企业各部门紧密配合,企业投资计划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围绕年度投资的总体目标、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投资方向结构、计划投资项目等方面进行编制与调整、执行与控制、分析与评价等工作。企业所属各项目建设单位作为投资计划的编制主体和实施主体,负责提供编制投资计划的各项基础资料及编制依据,严格履行集团公司下达的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应及时向集团公司投资计划管理部门反馈。

  适时调整,找准“指南针”

  投资计划的执行与调整不能只做“纸面功夫”,投资计划决策要从战略意图、投资实力、管控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审议监督。重点关注投资项目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规划、年度投资总体目标及相关定量管理指标、预期投资回报或收益,以及投资风险和风险防控等事项是否完备、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同时定期对实施、运营中的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分析,针对外部环境和项目本身情况变化,及时进行再决策,如出现影响投资目的实现的重大不利变化时,应当研究启动中止、终止或退出机制。

  财政局局长蒋琳琳说,“我们将心系‘国之大者’,立足大局、把握大势,深度谋划发经济发展大账,以‘当家思维’做好‘管家’工作,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我区财政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