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加强法治保障联动,推动我区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航空港区政法委强化政法统筹、整合政治力量,全力推动法治保障联动走出新道路、取得新成效,为加快推进“中原特区”和“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建设提供政法保障。
完善制度机制 净化政治生态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政法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日常管理落实“四项制度”。抽调政法骨干组成优化营商环境暨经济活动监督管理工作专班,实现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确保优化营商环境暨经济活动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坚持提醒防范制度,坚持双重督导制度。每周对机关各科室进行督促检查指导,既查各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又查作风纪律情况;重点环节突出提前预防。常态化开展“吃拿卡要”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及以案促改工作,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领域”,建立年度经济活动监督管理工作台账,围绕权力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和重点领域,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化解廉政风险,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化发展成违纪违法行为;重要事项科学决策落实。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涉及五万元以上资金的,进行充分论证和合法合规性审查后,由书记办公会会议集体研究决定,确保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符合规定,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内控管理确保合规守纪。梳理完善和制定《政法委机关财务管理规定》《预算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4个主要内控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内控管理工作合法合规。
聚焦主责主业 落实政法保障
立足职能,加强法治引领,提升航空港区法治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政法工作助力高质量发展。强力维护社会稳定。落实社会稳定风险三级研判,深入开展涉稳风险攻坚化解专项行动,妥善处理农民工工资拖欠、拆迁安置、问题楼盘等信访领域突出问题,努力做到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确保全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深入推进“三零”创建。积极发挥平安建设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发各创建主体积极性、主动性,构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新格局,实现上访、事故、案件三项关键指标大幅下降,以更高水平、更实举措推动平安港区建设;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以“六防六促”和“民转刑、刑转命”命案防范工作为抓手,积极推广“一三六五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矛盾化解在基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持续深化线索核查、伞网深挖、行业整治、执行攻坚、案件督办等工作。落实“六项机制”,持续整治“乡霸村霸”,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全面深化依法治区。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升全面依法治区水平,做到文明执法公正司法,坚决防止以刑事司法手段不当介入经济纠纷,坚决防止趋利性、单方面跨区域执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府院联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强化政法统筹 优化营商环境
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作用,坚持开门整治,强化靶向施策,以“小切口”推动“大整治”,努力把专项整治成果转化为高质量法治保障。持续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深化和巩固“一严一慎五整治”专项行动成果,提升政法单位执法司法突出问题整治质效,对涉案民营企业经营者进行询问及采取搜查、查封等侦查措施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消除市场主体歧视,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扎实开展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坚持每月治安形势联合分析研判制度,每季度挂牌整治一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实现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探索建立政法委,公安、交通、运管等多部门联合参与的交通秩序治理新模式,推动交通秩序全面提升;不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积极贯彻落实《航空港区条例》,持续开展“政法大讲堂”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抓好普法六进活动,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持续擦亮政法助企暖企名片。发挥“六中心一平台”功效,邀请相关单位进驻办公,依托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企业服务法律工作站和企业服务法律点,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擦亮政法助企暖企名片。
下步,政法委将坚定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将政法工作放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擦亮航空港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港区、法治港区、和谐港区,为打造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推动形成制度型开放“中原特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