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9日,2024中国算力大会将首次走进我国中部地区,在河南省会郑州举办。早在北宋时期,《清明上河图》中药铺柜台上的算盘,记录下中原人民使用古老算力工具的场景。从古代的算盘到如今的超级计算机,河南正搭乘“数字经济”高速列车,打造中部算力高地。
大河之南瞰算力
1秒钟可执行10亿亿次浮点计算,相当于5万台高性能通用计算机的算力,这是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拥有的“超能力”。得益于此,河南气象预报实现空间分辨率1千米、时间分辨率10分钟的36小时预报能力;“黄河模拟器”可对黄河全流域不同自然地理、地标真实景观“精准画像”。
近年来,河南明确提出打造中部算力高地,出台《河南省培育壮大先进计算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河南省支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每年发放“算力券”,并对数据中心建设、配套储能建设提供资金补贴。
“河南正争取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打造‘东数西算’中部调度枢纽和黄河流域算力枢纽,推动形成‘三个枢纽’发展格局。”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孙力介绍,目前,全省拥有5G基站21.6万个,居全国第5位;4.5万个行政村全部通5G,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实现“双千兆”网络覆盖;互联网网内平均时延居全国第1位,网间平均时延居全国第3位。
刮目相看新中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河南算力规模约4100PFlops,数字经济规模超1.9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三成。
“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底座、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赵桂荣表示,河南是中原科技要素聚集地,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雄厚,数字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天然优势和广阔空间,举办中国算力大会意义重大。
梧桐树下凤凰来
2021年底成立于郑州以来,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及算力服务,合作伙伴数量两年增长超6倍,突破13000家,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
“公司60%至70%的制造能力布局河南,在郑州郑东新区建立全球技术支持中心、航空港区建立全球备件服务中心,可支持海外9大自建国家仓以及60个子公司客户备件业务,实现4小时备件交付。”超聚变公共及政府事务部总裁李翔宇说。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超聚变、新华三、浪潮信息、阿帕斯科技、国科量子等算力产业链企业相继落户,各大通信运营商也加快在河南建设应用的步伐。
河南移动副总经理范培全介绍说,中国移动网络云、移动云、IT云华中大区落地郑州,节点服务器达到8.2万台,规模位居全国第五。
“郑州是中国联通全国25个AIDC重点发展城市节点之一。”郑州联通副总经理白峰说,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今年7月落地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总规划集群规模1000PFlops。
“通过加快在工业等领域按需布局边缘数据中心,推进云边协同发展,满足工业互联网等计算需求,全省累计复制推广5G+边缘计算的应用项目4157个,总投资96.6亿元,带动经济效益提升834.6亿元以上。”孙力说。
构建服务生态圈
9月24日,依托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登记的数据资产“车型库数据集”,中原高速成功获华夏银行郑州分行6000万元授信,成为河南高速公路行业首单数据资产入表与融资实例。
以强大的算力“底座”为支撑,如何深度挖掘数据资源,让“沉睡的数据”热起来、活起来、用起来成为新课题。
作为河南省唯一持有权益类交易牌照的数据交易场所,郑州数据交易中心2022年正式揭牌,目前覆盖应用场景100余种,累计成交数据交易金额超15亿元。
“不只是撮合交易,更注重数据资产化的全方位赋能。”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总经理潘新民表示,中心在产业运营中首创“数据+算力”双园驱动的数据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协同互补、特色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数据产业集聚区。目前,中原数据要素生态产业园入驻企业40家,年产值13.8亿元,引入高科技人才1275人,算力产业园正在规划有序招商。
据悉,河南正在全国率先建设中国算力平台(河南),已覆盖全省84个算力中心,算力规模达到4.2EFlops,初步实现算力资源登记、监测、匹配和分析等功能。
“平台将在2024中国算力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开通。”孙力表示,未来河南将持续推动全省各类算力中心等主体实现互联互通,提升算力供给水平与资源匹配能力,打造开放共享的算力服务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