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过年了,咱大营的草莓也上市啦,焦区长,我送过来一筐给您尝尝鲜!”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在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大营镇卢家村外的焦裕禄大营事迹展览馆,97岁的卢家村村民、省劳模卢丁卯又来给他敬爱的“焦区长”送“过年礼”了。
草莓红艳艳,玉米黄澄澄,花生粒粒结实,红薯块块饱满,4只塑料小筐在展览馆前汉白玉雕成的焦裕禄半身像前整齐排开,就是卢丁卯给“焦区长”精心准备的“过年礼”。
不是卢丁卯“抠门”,不愿给焦裕禄送上大鱼大肉、好酒好菜,而是他觉得,这些从地里长出来的好庄稼才真正能送到焦裕禄的心坎上。
1948年8月—1950年2月,焦裕禄在原尉氏县大营区先后任区委副书记兼副区长、武装部部长、区长。当年的大营,沙丘连绵、盐碱遍地,焦裕禄带领群众植树造林500余亩,开辟了大营区第一个防风固沙林区——作为负责追随并贴身保护焦裕禄的民兵队队长,那时20岁出头的卢丁卯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
如今的大营镇,有高标准良田4.5万亩,2024年亩产小麦达到700公斤,实现连年增产。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大蒜近2万亩、黄桃3000余亩,建起500多个草莓大棚……群众早已从吃得饱、穿得暖的阶段,进入到吃得好、挣得多的新时代,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
“二十八,贴年画”。大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耿超民带领干部来到展览馆,在门口贴上了专门撰写的春联,挂上了大大小小的红灯笼,让展览馆内外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耿超民也给焦裕禄带来了“过年礼”——一张全镇经济发展的“成绩单”。2024年,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一期)等4个大项目签约落地大营镇,目前3个已建成投产、1个正在加速建设,经济发展质、量并举,税收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33%。
受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党工委委员胡云生所托,耿超民在焦裕禄雕像前放下又一件礼物:刚刚出版的新书《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去年年初,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作委员会联合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大河网,采访了135位曾和焦裕禄有过接触的干部群众,抢救式挖掘青年焦裕禄在大营的事迹,历时 10 个月,生动还原了青年焦裕禄在大营时期鲜为人知的激情岁月和光辉形象。
“让这本书成为大营镇党员干部的‘枕边书’,在全镇不断掀起学习焦裕禄精神的高潮,激励我们把大营建设得更美丽、更富裕、更和谐。”大营镇党委书记周鹏飞表示。
微风吹拂,阳光照耀,焦裕禄雕像年轻的面庞熠熠生辉,有神的目光“看向”大营镇干部群众送来的“过年礼”,脸上的笑容仿佛又灿烂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