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记者来到省重点项目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项目现场,乘坐登高车升到45米的半空中。向下俯瞰,大型施工设备变得格外“袖珍”;横风吹动,记者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随风摇摆,脚下的钢架在风中微微颤动。
仅仅是短暂的乘车“观光”,就让记者胆战心惊、双腿发软——项目承建方中国一冶组织500多名焊接工人,不仅要每天顶着严寒高空作业数个小时,还要在狭窄逼仄的空间里完成拼装、焊接等高难度任务。春节不打烊,45米高空过大年,绝对是最让他们难忘的“高光时刻”。
作为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主场馆,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规划总建筑面积为52.74万平方米,主要包括13个标准展馆、3个多功能展馆、1个主登录大厅、2个次登录厅、餐饮商业配套及地下停车场等平急两用设施。项目整体建成后,将成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乃至全省的地标性建筑。
“项目进入攻坚阶段,我们24小时‘三班倒’,钢结构、金属屋面、索网幕墙等施工同步进行。”中国一冶项目经理李俊杰告诉记者,项目钢结构总工程量为9.8万吨,目前剩余工程量约为3万吨,已完成70%的工程量。
钢结构工程量仅剩30%,但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李俊杰介绍,项目施工从地面转向空中,要把钢结构整体吊装到预设位胎架上进行拼装、焊接,施工难度是以前的3倍还多!
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让广大员工保持高涨的热情和干劲,确保钢结构赶在3月15日的工期节点前全部完工?
“我们严格按照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加班费’,让工友们‘薪’情舒畅。” 中国一冶项目党组织负责人熊伟说。
融合各地习俗,增加工地 “年味儿”。项目部专门增加海鲜供应照顾福建沿海的工友,增加腊味、糍粑、米粉等新菜品让云贵川的工友大快朵颐,东北工友则对粘豆包、鲅鱼馅饺子赞不绝口……熊伟说,春节期间,工地食堂累计新增菜品上百种,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友身在郑州航空港也能吃到“家的味道”。
项目部还在生活区贴春联、挂灯笼,用彩带、气球、彩灯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此外,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比赛,用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来自四川泸州的小伙周亮亮说,在工地比在家过年还热闹。
依山水之势,造中原之城。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在整体设计上融入了嵩山、黄河等中原经典元素,以仰韶文化的叶状图腾、渔网纹和郑州文庙的斗拱形制为参照,设计了富有层次的弧形屋顶、瑰丽独特的建筑细节。
闪耀的焊花就像绚丽的烟火,机器的轰鸣就像动听的乐章。在45米的高空过大年,见证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拔地而起,也见证中原大地走向更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