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坑宝典来啦!8招拆穿涉老食品保健品的“花架子”

2025年07月23日 来源: 区市场监管和营商环境局

  面对那些把普通食品吹成“长生不老药”的套路,咱们可得擦亮眼睛。今天就来给大家支几招,把这些虚假宣传的“小九九”扒得明明白白,让爸妈再也不当“冤大头”!

  一、看“身份”—— 给保健品办个“身份证体检”

  1、认准“蓝帽子”标志。保健食品包装左上角必须戴着“蓝帽子” 这个“官方徽章”(营养素补充剂可能是备案制,没戴蓝帽子但得有备案号)。要是普通食品,像固体饮料、压片糖果这些,敢吹嘘自己有保健功能,那就是 “无证上岗”,直接pass!

  2、查资质就像验真假美猴王。登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输入产品名称或批准文号(格式如 “国食健注G2023XXXX”),看看注册信息和包装上的是不是一模一样,包括原料、功能、适宜人群,有一点对不上都可能有猫腻。

  3、进口产品得有“中文通行证”。进口的保健品必须有中文标签,备案号还得是以“J”开头的(比如 “食健备 J2023XXXX”),不然就是“黑户”,可不能信。

  二、听“话术”—— 这些“甜言蜜语”都是坑

  1、说能“治病” 的都是大忽悠。一听到“治疗高血压 / 糖尿病”“预防癌症”“修复血管” 这类话,别犹豫,直接判定为虚假宣传。要知道保健食品只能标注 “辅助降血糖”等 27 种保健功能,还得和注册信息一致,可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神药”。

  2、绝对化的承诺别当真。“100% 有效”“无效退款”“专家推荐”“央视同款”“祖传秘方” 这些话,听着是不是特心动?但其实大多是夸大宣传,法律早就禁止保健品广告用这些词儿了,可别被它们迷惑了。

  3、情感绑架要 hold 住。“子女不孝顺才不让买”“最后 3 个名额”“错过后悔一辈子”,这些话是不是听着特扎心?它们就是想催你赶紧掏钱,这时候一定要冷静,先和家人商量商量,别中了圈套。

  三、查“场景”—— 线下活动的“温柔陷阱”要警惕

  1、“免费” 的午餐不好吃。遇到“免费体检”“免费讲座”“免费旅游”,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体检报告可能是伪造的异常指标,讲座里的“患者”说不定是托儿,旅游途中还可能被强制购物。记住啦,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价买的可能就值那点“鸡蛋 / 面条” 的钱。

  2、“熟人” 推荐也可能不靠谱。邻居、朋友说自己用了效果好,推荐你买,这也别轻易跟风。他们可能是商家安排的“体验者”,也可能是因为个人体质不同误判了效果,可不能盲目相信。

  四、辨“宣传”—— 线上广告排查有妙招

  1、广告资质先查清。正规的保健食品广告得标注“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比如“皖食健广审 (文) 第20230101号”),而且内容得和审批的一致。没有文号或者宣传内容和包装对不上,那肯定是违法广告,别信!

  2、“数据造假”要拆穿。直播间、网页里说“99% 用户好评”“三甲医院临床验证”,这可能是刷单、伪造检测报告弄出来的。你可以看看商品评价详情,是不是有很多匿名、没图的评价,也可以让商家拿出原始检测文件瞧瞧。

  3、“跨界营销” 要留意。蜂蜜、蛋白粉这些普通食品,要是宣传 “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那就是超范围宣传啦,普通食品只能标注“补充营养” 这些基础功能,可别被它们的“跨界”噱头骗了。

  五、比 “价格”—— 高价不一定就是好东西

  1、小心“智商税”。有些备案制维生素片成本才10元,包装成 “进口高端保健品” 就卖500元,这就是利用老年人 “贵就是好” 的心理赚钱呢。买之前可以比比同类正规产品的价格,比如药店的维生素 C 片大概20元一瓶,可别花冤枉钱。

  2、“套餐 / 会员”别随便入。“买10送5”“预存1万元返2万元” 的“会员制”,听着是不是特划算?但这可能是非法集资或者卷款跑路的前兆,一定要注意企业有没有正规门店和售后渠道,别轻易入坑。

  六、用“工具”—— 官方查询渠道来帮忙

  1、查产品资质:登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就能查。

  2、查广告合规:可以登录 “国家广告监测平台”,或者通过12315平台APP扫描产品包装的二维码,看看广告审批信息。

  3、即时举报:发现虚假宣传,赶紧通过12315热线或者平台举报,记得提供产品图片、宣传视频、话术这些证据,监管部门会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受理情况哦。

  七、留“证据”—— 维权路上的“护身法宝”

  1、产品包装:完整的包装可得留好,里面的标签、批准文号、生产信息都很重要。

  2、交易凭证:发票、收据、转账记录,这些都得有,还要注明产品名称、金额、购买日期。

  3、宣传材料:传单、海报、直播录屏、聊天记录,尤其是商家说“能治病” 的截图,都拍照保存好,维权的时候用得上。

  八、记“口诀”—— 防骗顺口溜记心间

  “蓝帽文号先查询,治病神药都是虚,免费活动莫贪心,亲友商量别着急,官方渠道最可信!” 关键还要提醒大家,给父母、长辈买保健品,最好通过正规药店、连锁商超、品牌官方渠道,这样能减少接触虚假宣传的机会。要是发现疑似虚假宣传,赶紧联系家人或者拨打12315求助,别自己和商家争执。

郑州航空港区市场监管和营商环境局

2025年7月23日

编辑:王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