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
- 政协提案,提案,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2022-08-09
民建郑州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十四五期间郑州加速发展临空经济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委对航空港实验区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感谢贵委为航空港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富有建设性提案。关于此提案,管委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
一、2022年上半年经济发展情况
自航空港实验区获批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党工委、管委会历届班子带领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河南郑州的指示批示精神,锚定国务院批复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总体思路,坚持以“空中丝绸之路”引领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72.8亿元,同比增长12.1%,九年年均增长(下同)15.3%;工业总产值完成4174亿元,同比增长27.7%,年均增长1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5亿元,同比增长6.2%,年均增长28.2%;外贸进出口完成812.4亿美元,同比增长25%,年均增长12.6%;郑州机场货运吞吐量完成70.5万吨,同比增长10.2%,年均增长18.7%,货运规模连续两年居全国第6位、全球货运机场40强。
202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以前瞻三十年的视野格局,对航空港实验区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重塑性改革,拓展了航空港实验区管理范围,提出了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楼阳生书记多次来区调研指导,孙守刚常务副省长兼任党工委书记,党工委、管委会创新开展学理论提升站位格局、学案例提升标杆标准、学业务提升执行能力的“三学三提升”活动,作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具体抓手,迅速掀起了“二次创业”热潮。一是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半年稳”。面对疫情及复杂严峻外部环境等多重考验和挑战,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比全市高1.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被授予2022年度郑州市“开门红”发展贡献奖;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5.5%左右,增速持续领跑全市。二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机场三期北货运区竣工并通过行业验收,高铁郑州航空站建成投入使用,形成“航空+高铁”双枢纽发展格局。新国际陆港、郑州港(水港)初步选址尉氏新移交区域,相关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复。郑许市域铁路将于下半年建成投用,围绕“双核”联动、“三区”互通规划实施20条道路优化提升项目已开工9个。三是对外开放平台体系日益完善。郑州机场已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国际地区通航城市增加至42个,全球货运前20位国际枢纽机场中开通17个航点。郑卢“空中丝路”越飞越广,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路”启动建设。郑州国际邮件枢纽口岸获批,成为我国继北京、上海、广州后第四个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四是临空经济产业培育提速起势。富士康产业集群稳步扩容,航空制造产业园开园运营,超聚变、新港新能源汽车等一大批项目加快建设,记忆科技、巴夫洛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惠科、西安飞宇等重点企业招商取得突破,东航物流启动北货运区生鲜港和生鲜产业园项目建设。上半年新签约项目19个,签约金额510亿元,谋划在谈项目近百个,投资金额约2000亿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航空物流、新能源汽车等核心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当前,航空港实验区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加固态势,但也面临经济结构单一、枢纽开放尚未形成集成优势、先发优势持续减弱、科技创新水平不高、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不够完备等问题。贵委在提案中指出的问题非常中肯客观,分析非常具体透彻,对策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与航空港实验区“十四五”发展规划高度一致。航空港实验区将充分吸收提案建议,积极在年度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
二、下步重点工作打算
航空港实验区将锚定“两个确保”目标和“十大战略”举措,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势再造抢跑新赛道,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争当全国航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制度型开放的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打造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做出港区贡献。
(一)全力推进综合枢纽建设,着力打造多港联动枢纽集群。加快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实现三条跑道独立进近、四条跑道独立离场的运行模式,提升郑州机场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推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郑州机场电子货运、海外货站、空空中转等三大试点,进一步拓展完善航线网络及海外货站布局,加强与其他经贸中心、交通枢纽之间的联动合作。积极争取扩大第五航权配额。积极培育壮大本土航空公司,加大中原龙浩培育力度,支持南航河南有限公司、西部航空等基地航空公司增加运力投放。统筹全省运输机场资源,加快推进全省机场一体化运营管理。充分发挥高铁郑州航空港站作用,加快配套工程、外联道路建设,加快建设高铁物流基地及多式联运平台项目,大力发展高铁物流。积极谋划推进郑州新国际陆港、郑州港,加快空铁联运、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提升“空、陆、铁、水”枢纽集成发展优势。
(二)全力推进开放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制度型开放排头兵。持续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建设,加快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路”建设,积极推动柬埔寨国家航空在郑设立中国区总部和郑州代表处。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规划建设国际经济合作区。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申建河南自贸试验区空港新片区。加快郑州新郑综保区扩区,积极谋划申报首次药和生物制品口岸。持续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率和服务效能,积极申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进境免税店,加快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充分发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北方协同中心作用,持续引入更多外事机构入驻,积极谋划建设领事馆区。大力引进服务国际贸易的法律、金融、仲裁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举办国际性展会,加强国际性活动推介,吸引更多优质产业、优质资源要素集聚。
(三)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培育,着力打造航空经济发展顶梁柱。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航空物流等核心产业,充分发挥富士康、超聚变等“链主”企业作用,深耕细分领域,加快富士康智慧分拣仓储项目、AR/VR产业项目,记忆科技、芯启源等超聚变产业链核心零部件项目以及临空生物医药产业园、航空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聚合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制造规模优势向产业链体系转变。依托机场集团和功能性口岸,深化与FedEx、DHL、UPS、中国邮政、东航物流、顺丰等合作,加快推进中国邮政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顺丰专属货站、东航物流郑州生鲜港和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转运分拨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网络货运等平台经济发展,加强供应链企业培育,促进物流和其他产业融合联动。加快合晶二期、华锐光电、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泛半导体、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氢能与储能、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着力实现弯道超车、直道冲刺、换道领跑。
(四)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发展,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持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航空港区战略优势,凝聚省市区各方面建设合力。积极贯彻落实《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条例》,承接落实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企业培育、创新英才汇聚、创新技术突破、创新成果栖落、创新生态提升六大行动,打造全国领先的创新创业中心,增强产业发展原生动力。对标深圳前海、上海张江及新加坡等国内国际前沿地区,加快推进营商环境系统性重塑,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实行投资项目承诺制,“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大财政金融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资金池,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和航空金融,大力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五)全力推进航空都市建设,着力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开发,聚焦国际物流、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核心功能优化全域功能布局。持续强化核心区引擎作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科学划设商务科教、空铁会展、双鹤湖科创、先进制造、国际港务五大产业片区,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根据主导功能差异化配置资源要素,优化城市设计,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带动力,推动核心区与联动区和协同区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设施、统一政策,
引领带动郑汴许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
最后,感谢贵委对航空港实验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今后继续得到贵委的支持,共同推动航空港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